行業政策?|?助推數字中國建設,國家數據局發布2025年階段性目標
11月12日至13日,國家數據局會同有關部門召開數字中國建設工作推進會議。對下階段工作做出多項部署。會議指出,下一步,要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大力推進,努力完成《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2025年階段性目標。
01 兩大基礎:
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具體包括:
1、國內環境:建設公平規范的數字治理生態,加強立法統籌協調,研究制定數字領域立法規劃,及時按程序調整不適應數字化發展的法律制度。編制數字化標準工作指南,制定修訂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產業交叉融合發展等應用標準。
2、國際環境:構建開放共贏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格局,統籌謀劃數字領域國際合作,多層面協同、多平臺支撐、多主體參與。共建“數字絲綢之路”,積極發展“絲路電商”,積極參與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框架下的數字領域合作平臺。
“2522”框架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全面、系統的指導,將有力推動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數字文化、數字社會、數字生態文明等領域的全面發展,為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基礎制度進一步優化。隨著國家數據局和地方數據管理機構成立,國家數據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數字中國建設統籌協調機制更為完善,部門協同聯動、政策協調和工作統籌得到有效加強。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結合,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機制等政策制定和落地實施將取得積極進展,適應數據要素特征、符合市場規律、契合發展需要的基礎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為形成要素高效配置、流動合規有序、分配公平合理的數據市場奠定基礎。
二是數字技術創新實現進一步突破。量子信息、5G/6G、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有望繼續保持全球第一梯隊,為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提供強勁動能。“人工智能+”行動的實施和多模態大模型的快速發展將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拓展應用場景,技術賦能效應將進一步凸顯。同時,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將加快數字化關鍵共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的攻關進程,推動高端芯片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進一步增強,國產操作系統、工業軟件性能將顯著提高,規模化推廣應用不斷提速,數字技術自立自強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三是數據要素價值進一步釋放。重點行業和領域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將進一步深化,應用場景將不斷拓展,數據供給質量將持續提升,數據賦能經濟提質增效作用將更加凸顯,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數據資源將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與人工智能技術耦合發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生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將進一步倒逼各行各業加快建立高質量的數據集,數據產業將快速發展,并進一步滲透到其他產業,驅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公共數據的價值將更加凸顯。各地將加快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和授權運營,進一步理順公共數據要素的公益性和市場化關系,推動公共數據“流得動、用得好”,加快釋放公共數據要素的價值。
五是數字經濟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將繼續穩步增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持續提升,數字產業將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落地生效將進一步加快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將進一步加快,并成為拉動數字經濟增長新的爆發點。低空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北斗技術的規模應用,將進一步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農業信息化率將進一步提升。數字消費群體將擴展到全年齡段消費者,并在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增長方面繼續發揮引擎作用。數字產業投資將保持較快增長,東部地區投資將保持穩健增長,西部地區投資增速較快,東北部和西部地區在數字產業領域的投資增速將高于東部地區,區域投資將更加趨于平衡。
六是數字社會獲得感進一步增強。數字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化,以數字化助力更高水平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數字化對教育、醫療健康、人社服務、交通的賦能作用不斷凸顯,民生服務不斷優化,數字惠民極大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數字技術將不斷加速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城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數字經濟在促進共同富裕方面的積極作用更加凸顯。
七是數字領域國際合作空間進一步拓展。數字領域對外開放持續深化,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進程將加快推進,數字領域國際規則制定的參與度和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為全球數字治理貢獻更多中國方案。數字通關水平將進一步提升,中歐班列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進程加快。“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繼續穩步推進,“絲路電商”伙伴國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數字貿易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數字化綠色化產品“出海”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短視頻將成為影視產業“出海”的新增長極。
近來,“數字化轉型”成了一個高頻詞,且熱度不斷在增高。業內許多人士都在談論這個話題,大有誰不談“數字化轉型”誰就是個“落伍者”之狀。為便于在相同語境下討論問題,今天我也湊個熱鬧,以“數字化轉型”為題,談一點粗淺認識,就教于同行。